好多top/好學校Y9 and 12收生.
好多人都覺得香港人喺香港好富貴,小朋友讀國際/IS, 去到英國要住town 仔、讀state school? 我身邊十個有九個家庭都係香港官立讀英國state school,另外一個係香港國際喺英國讀grammar school, 咁樣比較會好d。我唔明點解會攞個讀國際學校同住twon 仔嘅學生嚟比?有家庭無錢讀國際學校嘅,咪有機會覺得喺英國State school 眼界會大d,同逃避到某d 嘢。
同埋好唔好真係好睇父母、小朋友。之前有個post 講London State School 幾唔掂,我好朋友個女就係讀緊,兩母女關係好過喺香港,喺香港要跟功課、考試不特只,仲要迫佢上興趣班,嚟到英國放手乜都唔使理,個女反而主動咗搵興趣,成績唔敢講好唔好得過喺香港,但開心咗活躍咗就一定。
都係嗰句,大家background 都唔同,我覺得自己個蘋果好食,你係咁同我講個橙甜好多無用。
因為題目問IS代替外國學校, 所以簡單分私校同免費兩類去講. 而外國大部份學校都唔喺city, 所以有住town仔一說.
然後有人話喺香港讀IS未能見多識廣, 尤其而家多大陸人, 反而喺外國town仔可以…
某類人自己一生都冇乜成就, 永遠淨係識用自己識嘅人/親人同其他人比較比較比較, 去擦自己嘅存在感
咁真係要攞你的成就出黎數下先好留言la
我個人就冇興趣冇需要去比較私校/免費/IS/town仔. 不過forum有人問亦樂意搭嗲傾幾句.
佢嘅出身同你講嘅剛剛相反
本書係2016出書講佢前本身奮鬥嘅經歷,白人無產階級遇到嘅情形,對我嚟講好新鮮,其實美國有啲城鎮,有好多來自愛爾蘭嘅白人,生活墮落,JD自己媽媽吸毒,成個家族都有好多問題,從小就要係生活中苦苦掙扎,之後嘅故事你都知點樣,喺美國主流都係講黑人、原住民嘅悲慘故事,好少提及貧窮白人嘅問題,有啲似地理歷史書,好值得睇。
不好意思,離哂題
有幾多個响香港嘅家長會想炒工人姐姐去訓練小朋友自理? 家長自己都唔想煮飯,做家務啦
我意思係,去到外國,唔止學習環境,生活環境都唔會同唔香港讀IB嘅唔一樣。所以讀國際學校 vs 移民為教育唔可以直接比較

咁係香港炒左個工人姐姐咩有自理能力lor, 使咩走去澳洲咁遠去體驗?

有幾多個响香港嘅家長會想炒工人姐姐去訓練小朋友自理? 家長自己都唔想煮飯,做家務啦
我意思係,去到外國,唔止學習環境,生活環境都唔會同唔香港讀IB嘅唔一樣。所以讀國際學校 vs 移民為教育唔可以直接比較
咩係lor, 有工人邊個想做dirty works? 唔好吹到去外國先可以學識自理,個d係馬死落地行無得唔做。學自理其實任何地方都可以做到,香港亦有好多家庭無工人要靠自己落手做。而且家務亦唔係rocket science 要特登去外國訓練先有既skills, 就算係香港有工人都可以教識小朋友做家務。
life doesnt come with a package. 唔好局限自己既睇法,吹到外國先可以有,係香港就一定無,or vice versa。好多野都事在人為。因此回應樓主,應該要睇自己ultimate goal 係咩,以終點作起點去計劃,就變得容易選擇。

咩係lor, 有工人邊個想做dirty works? 唔好吹到去外國先可以學識自理,個d係馬死落地行無得唔做。學自理其實任何地方都可以做到
唔同,英國可以每日放3點接放學兼準備晚餐,晏啲開返電腦補做返個一兩個鐘就得。呢啲flexibility請恕我無本事係香港搵到
咁你一樣無唔想接送就搭校車,叫工人煮飯,或出個街就食到平dinner既flexibility。
生活方式以已。
同要做到一樣,香港返part time都可以。

咁你一樣無唔想接送就搭校車,叫工人煮飯,或出個街就食到平dinner既flexibility。
上面講緊自理
要排你個種flexibility, 咁可以有好多種排法,單講賺錢嘅flexibility, 香港一定前過英國
至於part time, sorry 真係無能力係香港搵到又support到家庭。但係英國,我唔需要sacrifice 做part time都可做到。

上面講緊自理
但你早放工去做呢樣個樣都唔係小朋友自理啊。
不過whatever,正如我所講,只係唔同人揀既生活方式。
同意討論應集中在有能力在香港讀國際學校的中產家庭。
同意Btl所講,其實中產家庭都唔想仔女在香港讀大學(除咗神科?),只係幾時去外國嘅分別。
真係唔知樓主所指「解決」係解決啲咩,如果知道嘅話討論會更聚焦。
如果係唔想被洗,我覺得一日在香港都不能排除,淨係審查傳媒都死,應該早走早著~
如果係覺得香港讀書壓力大,想轉去輕鬆環境,咁小學階段無論讀IS定去英國都輕鬆,去到中學其實邊個課程都唔輕鬆。
最後移民不移民都係個人考慮,別人的理由未必啱你用。
另外我個人想讚吓 Jane 同埋 iphoneBB 兩位網友,兩位嘅留言都十分理性公道,又有一些非主流的觀點。
記得兩位都在外國讀過唔錯嘅寄宿學校,我相信呢段經歷確實令你們成長了,我都想我嘅小朋友有同樣嘅視野同思維培養。
我自己出身唔好,無機會去外國讀書,就算我幾努力喺香港學習,都硬係覺得自己差梗啲嘢,我諗就係呢份「國際視野」啦。

另外我個人想讚吓 Jane 同埋 iphoneBB 兩位網友,兩位嘅留言都十分理性公道,又有一些非主流的觀點。
記得兩位都在外國讀過唔錯嘅寄宿學校,我相信呢段經歷確實令你們成長了,我都想我嘅小朋友有同樣嘅視野同思維培養。
我自己出身唔好,無機會去外國讀書,就算我幾努力喺香港學習,都硬係覺得自己差梗啲嘢,我諗就係呢份「國際視野」啦。
多謝賞識.
其實我心中都覺得你好有才幹又務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