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覺得移民應該係為自己,就算為小朋友都唔止係讀書。係要睇佢成個生涯,想點生活。
我同意如果只係為左傳統壓力大既可以揀國際學校。或者外國升學。
但如果係想佢多國籍咁無得揀,一定要移民先有。
同埋所有野都係有得有失。我自己做父母會盡量俾多個option小朋友。
好老實講,如果想行精英制,搵錢為上既,香港係好地方。但如果只係想平平淡淡,想住大啲唔洗ot,移民係出路。極端情況拎好多錢去燒個啲唔計啦。
首先我覺得移民應該係為自己,就算為小朋友都唔止係讀書。係要睇佢成個生涯,想點生活。
我同意如果只係為左傳統壓力大既可以揀國際學校。或者外國升學。
但如果係想佢多國籍咁無得揀,一定要移民先有。
同埋所有野都係有得有失。我自己做父母會盡量俾多個option小朋友。
好老實講,如果想行精英制,搵錢為上既,香港係好地方。但如果只係想平平淡淡,想住大啲唔洗ot,移民係出路。極端情況拎好多錢去燒個啲唔計啦。
但所謂多個option好大程度都係同錢,或者資源掛鈎
除非好大舊錢帶過去燒
除左passport,學似樓上話齋,比起留港可以去旅行,遊學團
如果去到外國結果只係喺個town仔讀公立,第時平淡地做個基層,我唔係話咁好定唔好,但係咪真係叫做 多個option?
俾多個option唔係移民先叫option啊,讀IS都可以係option。
同埋我唔會比較一邊可以做中高產,另一邊做低產。
只可比同一個level邊邊生活會好啲。同埋有啲人既性格都有影響既,例如某啲性格既人唔會適合係香港或英國住。
每個家庭都要諗what work best for them。要真係分析邊度好啲要好factual咁講香港可以讀邊間學校,英國係邊間/兩邊搵幾多錢/兩邊住邊。但寫得出哂其實大部分人都心中有數邊度好啲。
同我啱啱細諗,呢啲情況好似只係父母舒服左。佢哋唔洗再係香港辛苦搵錢,又唔洗玩香港個學校制度溫書做功課。但就層樓就住大左。其實都唔可以美其名話係為咗小朋友讀書。
除非個仔真係確切同你講我唔想係香港讀書
你依句說話講二十年前香港還適用。
咁二十年後仲未有人知,睇英國都唔覺得manage得好好。起碼係香港啲人本身都仲係做緊中產,有享受到成果
‘’如果去到外國結果只係喺個town仔讀公立,第時平淡地做個基層‘’ <大把人接受唔到, 把口實話ok
ChatGPT 咁睇,參考吓
去外國讀書同係香港讀國際學校有幾個主要分別,以下係一些主要的區別:
總結來講,去外國讀書和在香港讀國際學校各有利弊,選擇最合適的方式取決於你個人的目標、興趣以及希望達到的學術和生活經歷。
好同意拓展視野呢part係外國係勝一籌,特別係外國係以一個國家為基礎,但係香港就以一個城市為基礎。
自身同幾個朋友嘅經歷,大家喺香港長大,去到倫敦做嘢之後發覺大開眼界,無論係公司規模、業務種類、學校教育都有相同感覺。視野要擴濶好多,例如分類係睇UK vs EEA vs US vs Rest of the world。
當然我哋都係香港土生土長,成長環境唔係好有錢,但係香港都係做國際大公司,叫做見過吓世面
住小鎮都係睇你有冇心向外闖,好多後生仔畢咗業之後都會搬去倫敦住同做嘢,反而好少真係倫敦出身,特別而家係聖誕節好多都話要返屋企探屋企人,幾時要搭火車返去
可能我睇緊鄉下佬哀歌,Hillbilly Elegy: A Memoir of a Family and Culture in Crisis
一個鄉下佬明年一月就上任美國副總統,做人視野最緊要有寬度,去外國小鎮成長都可以行得好高好遠。漁村嘅視野最多就係喺大機構做高層,做專業人士搵好多錢。
不過我追求係開心生活,去到加拿大我識好多人都唔使返工做螺絲,有唔同方法搵錢,如創作手作,寫作,達到財務自由,做自己喜歡嘅事,冇咁多旁邊鶴喺側邊潑冷水,冇大學學歷英文普通一個師奶如我,估唔到咁大年紀都可以談夢想,創作條路又好順利喎,我唔想我小朋友將來搵好多錢,但係係一個唔開心嘅人。
小朋友視野其實睇家長既質素,香港人去旅行不外乎嗰幾個地方,飲飲食食,主題樂園,打卡熱點,唔知點樣去開眼界,最多只能說去咗好多地方旅行
呢樣野同視野與移民無直接關係, 睇你自己夠唔夠豁達, 你都話一個鄉下佬明年一月就上任美國副總統, 你講果d野香港唔做得?有視野或度量寬宏豁達之人唔會覺得移左民先做到, 唔會話漁村嘅視野最多就係喺大機構做高層,做專業人士搵好多錢。正如左膠與小粉紅到處都有
Sorry,你啱,係漁村更加容易達成夢想,睇下香港啲高官
其實我只是想回應返樓上話移民小鎮過平凡生活的看法
香港人旅行一定膚淺, 喺香港返工目光一定只有錢.
喺外國農村一定可以視野曠闊, 返工一定唔係冇夢想的螺絲, 一定冇生活壓力.
普遍都係啦,不過不是所有人都係
咁我諗外國普遍更多人連自己國家都未離開過
你說對,好多外國人未曾離開自己國家。
不過大家扯左去太遠了,宜家討論緊教育。
現在香港IS咁多大陸人讀,究竟讀IS可否增加子女的國際視野呢?!香港受內地文化衝擊之下,相信文化水平會出現變化。
讀IS大部份都會去外國讀高中或大學.
仲有如果係喺外國town仔學校讀書, 真係唔會比喺香港讀IS更見多識廣.
香港人去移民不外乎嗰幾個國家, 推論移民去嗰幾個國家的香港人普遍都係膚淺
其實去旅行都係為自己開心, 人生營營役役, 開心的話, 膚淺又何妨, 唔明點解要畫地為牢, 去邊度旅行都要分高低, 真心累, 胸襟決定器度, 境界決定高下
Agree. 而其實膚淺咁喺另一個國家享樂飲食去旅行, 都係一種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