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見唔少大學生討論自己上到大學仲有無零用錢嘅問題,甚至因為咁樣同屋企嗌交,自己對此有一些見解。
撇除屋企經濟環境困難,真係比唔起零用錢仔女嘅家庭,有能力嘅家長都應該比零用錢大學生。
大部份嘅父母都希望喺自己能力範圍下比最好嘅野仔女。但不排除有啲父母係能力範圍之下比最好嘅嘢自己,仔女餓唔死就夠。
但偏偏社會上有一種父母明明俾得起但堅持唔俾零用錢讀緊大學嘅仔女。以下討論嘅零用錢金額講緊基本車費+飯錢。
仔女就算因為自給自足而有自信等正面影響;同時間都會產生負面影響,包括長期冇人依靠下產生嘅心理副作用,亦因為咁會同父母關係疏離。人如果過早承擔明明不應該是自己煩惱的事,只會產生各種心理疾病,而且係日積月累。
成年仔女如果意識到自己家庭經濟環境,仍獅子開大口當然有問題;但如果係合理範圍之內,做家長嘅點解又唔比?
家長有能力唔想俾唔係問題,可以直接同仔女講你唔想。但坦白講仔女做學生時,家長連兩三千夠用成個月都不願意比,將來可以想像仔女畢業後對家長可以有幾大方同關愛。如果你願意俾但仔女拒絕要,同你從來冇話俾,要仔女靠自己係兩回事。題外話,一個成年人問政府拎綜援都不止$3000。
有家長會話「大學生做兼職係歷練,學習融入社會,自立」呢啲說話,其實比唔比零用錢都可以建立。喺大學入面有唔同背景嘅學生,有大學生去到畢業都有零用錢,亦有大學生同時有零用錢+自己做兼職搵多啲。唔通佢哋就等同啃老、同社會脫節、唔自立?要仔女學習獨立、融入社會有很多方法。作為學生,第一任務一定係讀好書,油鹽醬醋人生幾十年嘅問題,有條件遲啲面對,當然係遲啲面對。
社會上無數據顯示自給自足嘅學生有能力過父母比零用錢嘅仔女,一切全在主觀的心,最多只係單純你個人對自己仔女嘅肯定。
用把口講兩句理由唔比零用錢仔女十分容易,但請記得仔女不是傻的,你實際付出幾多佢都心裏有數。
3個讚
其實每個家庭都唔一樣,而我覺得做pt其實都唔係必然。
但零用有幾多就視乎情況,如果想買好貴嘅嘢就自己搵錢買啦
有做part-time就可以少啲零用,大學生做part-time去cover自己奢侈消費好應該,例如去旅行,家長最多比平時生活最basic
去到大學亦要學財務管理同學習獨立,讀大學絕對唔止係只讀書,仲有好多嘢要學,同讀中學唔同,咁多年零用錢要識得儲起;家長有能力可以比,但唔應該變成“應該”比呢個辯題
2個讚
你的說法亦沒有錯。套用這個邏輯的話,當仔女有能力時同樣用「可以」孝順父母、「可以」比家用父母,而不是用「應該」。所以,若果一些仔女沒有孝順、沒有比家用父母亦無不妥。
係,家用冇話應唔應該比,唔係責任,每個人老咗要自己負責,唔應該靠仔女
非常之啱
我期望啲細路大個之後,搵份工養得起自己就夠,我嘅退休金我自己會攪掂,唔需要仔女養我終老
所以都唔好諗我啲樓呀錢呀係會留比細路,除非我死咗啲錢都未洗晒啦,到時咪留比仔女平分囉
就正如我同老公都係靠自己買樓、自己搵退休金咁,自己嘅嘢應該自己努力爭取返嚟
今時今日仲諗住生小朋友之後等佢大咗會養返自己,咁真係勸佢唔好生好過
6個讚
父母唔使要後生養,自己搞掂自己已經好好。我唔求佢哋留咩比我(我係又要比好多錢佢哋又冇留嘢比我嗰隻
)
老馮,不過都唔會話fing或者要好多,要份家用囉。再老啲時就奉旨你諗點照顧佢哋
Too long didn’t read.
不過當年如果唔係上網, 我直情冇諗過讀大學冇零用錢. 亦唔知大學生興做補習.
又見人講香港讀大學唔上莊/住hall會被孤立.
香港大學生同英國留學生真係兩個生態.
1個讚
尼D野冇絕對嘅
我記得侵侵仔女都冇零用錢, 大學要自己出去打工
2個讚
有錢人都可以好貼地,中西不同,佢哋好有錢都ok仔女做waiter 賺零用錢
有D人當個仔女係受保護動物咁…“阿千金身嬌肉貴, 去做waiter 辣親點算”
1個讚
打工好少事,一戰時啲英國貴族全部send啲富家子弟去戰場添,好似Downton Abbey 個 Matthew咁就係。係啲亞洲父母特別_____(自己填)
大學唔比零用怕影響佢哋身心健康,咁佢哋畢業後父母有能力又幫佢哋買埋樓供埋樓咯
3個讚
領取子女福利金或做兼職, 是一種選擇.
領取子女福利金就不用打工, 可以多些時間參加課外活動, 認識多些朋友, 大學生活比較自由快活.
做兼職就會佔用課餘時間和精神, 可以預早嘗試獨立生活, 建立刻苦精神, 生活比較單調.
有能力的話, 不妨讓子女選擇, 或混合模式.
4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