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戰唔歡迎,當然呢度唔會嘅
我係鏡粉,又係睇&聽陶傑廿幾年
大家點睇?
我認為陶有道理,可惜香港人之前過得太苦,好需要呢度虛火作麻痹之用,陶未免唔夠體會香港人
罵戰唔歡迎,當然呢度唔會嘅
我係鏡粉,又係睇&聽陶傑廿幾年
大家點睇?
我認為陶有道理,可惜香港人之前過得太苦,好需要呢度虛火作麻痹之用,陶未免唔夠體會香港人
佢就係死火囉
係咪虛火無人知,我會選擇欣賞和支持,很認同沈郁輝這篇的評論。
repost 沈旭暉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guo-ji-ge-jiang-65811676
(此是收費會員文章,請大家訂閱以示支持創作者)
【國際歌】姜濤《作品的說話》:久違了的國際視野,久違了的反戰主題曲
我很喜歡音樂,但寫和音樂有關的文字大概只有一個準則:國際視野。而在當紅香港歌手找到這種視野,自然令人非常驚喜。
姜濤23歲生日發表的這首《作品的說話》,開宗明義以反戰為主題,不少歌詞在這場烏克蘭戰爭都可以對號入座,但最堪玩味的,還是歌詞提及的五個「作品」:
1.「見證半個廣島炸碎了那張照片」 :1945年原子彈轟炸廣島後的黑白照
2.「勸你去猜想世界無國界那一闋歌」:John Lennon的《Imagine》
3. 「少女困斗室晦暗裡記載那一本書」:二戰期間猶太少女Anne Frank日記
4.「曾融和天與地 東跟西 繪於一面圍牆的噴畫」:柏林圍牆倒下後,東西德人在牆上的噴畫
5.「圓圈裡那撇與捺加多一戙而成的標誌」:反核和平社運常見經典國際標誌
這幾個「作品」的重要性,在於令反戰這主題,巧妙地有了價值觀承載。
須知「反戰」本身是沒有人會反對的,正如普京和澤連斯基都說「反戰」、都說「自衛還擊」,昔日蘇聯、中國、甚至納粹德國也會說「反戰」,都會強調戰爭責任的「始作俑者」屬於對方。爭奪「反戰」話語權,領導「和平運動」,根據國際關係的constructivism演繹,正是冷知兩大陣營的其中一個正面交鋒的戰場。
而這五個作品,都明顯是反舉國體制、反極權的:
這正是藝術在這個亂世的重要性。
印象中,這裏介紹過不少經典反戰廣東歌,例如《光輝歲月》、《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戰地舞曲》、《披星戴月》等,同期還有類似說「老婦幼子也中槍火」的《一切為何》等,反映香港樂壇曾經是多麼有國際視野。
新一代音樂人能夠carry這視野,又能點到為止地啟發樂迷思考,在這個時代,無論是否「虛火」,都已功德無量,令人看到未來的希望。
其實乜野係虛, 乜野係實…
娛樂園不嬲都行得好快…
有d 人未認識未了解佢哋就批評,佢話連嗰12隻嘢都分唔清,已經無討論空間。
無錯。佢仲用12子黎改月份名,但我笑唔出lor.
我又唔明點解指望mirror 救樂壇lor
所以我唔明佢彈弓手出post贈興為咩lor, 又唔好笑。係咪人在他方睇野都會朦朧d?
btw 我覺得我都未算mirror fans, 只係有留意,唔係隻隻歌聽晒。才子有follow fb, mirror都未follow, 唔明才子做咩要咁抽佢地水。
我都copy 埋葉一知既睇法:
陶傑論Mirror,引起對罵。陶生和Mirror皆我所喜,所以我對雙方都沒有私怨,也從來不做鐵粉,我想這個身份能較持平一點略談這件事。
陶生的論點,大抵是正確的,但論據較薄弱,說服力不足。為免失誤,原話照錄如下:
「MIRROR唔係話唔好,你可以喺情感方面向佢哋投射。但係佢12件咁嘅嘢呢,樣樣小鮮肉搓埋一團麵粉拉返出嚟,我唔覺得分得開邊個打邊個囉……你有啲人分到,所以呢啲係虛火嚟,對唔住。MIRROR係救唔到香港音樂工業同影視,因為呢一行係要真材實料,係要深度同內涵。
「我噚日話到你哋嗰種走紅,對香港電影、電視、音樂工業有沒有幫助?我認為幫助不大,為何呢?因為整個形勢,氣氛,並非70年代至90年代中的娛樂生態環境。
你哋話佢哋係歌星,歌星要有歌先得,你話畀我聽MIRROR唱過邊幾隻歌,全香港,並唔係只有佢班fans。嗱!許冠傑當年嗰隻《打雀英雄傳》,即使冇聽過許冠傑情歌嘅人,喺街邊斬豬肉,小販都覺得好正,呢個就叫做紅喇!」
先要搞清一點:Mirror絕非不能批評,不然世界太恐怖了。李家超特首常說「我們一向有新聞自由言論自由」,但我們的言論空間這兩年縮減多少,有目共睹。這個世界也沒理由有人可免於被批評,包括Mirror,包括陶傑。發動網絡動員力量去禁制一個人說話,我從來都不認同,也不應認同。所以鏡粉多惡也好,如果真的聚眾欺人,這點上說不過去。
陶生的論點「香港回不去以前的娛樂生態」,這固然是對的,但那根本不是Mirror的責任——其實當今娛樂圈豈止Mirror?還有RubberBand、C All Star、林家謙、近來大熱的MC張等等,但也不是他們的責任,那是因為時代完全變了。許冠傑能把歌唱至街知巷聞,他的才華無容置疑,但時代因素也不容忽視:當年生活貧苦,免費娛樂就只有收音機和電視台;許是第一個把粵語融入歐西流行曲,新鮮感是史無前例;大眾口味一致,因為當時人人學歷低,市井口味已是最大公約數。但換了是今天呢?不想在這一點長篇大論,只說一個事實:陶傑鮑偉聰離開光明頂,可以立即走入風雲谷,甚至越洋穿梭兩邊,這是那個時代可以比擬嗎?我還沒有談及全球化資訊爆炸(如Netflix、Youtube等),我們在娛樂上面對的選擇(換轉來說就是競爭)多了不知多少倍。今日連豬肉佬和小販都可以拿著手機選擇他們的娛樂,鍾意聽粵曲便粵曲,聽假新聞做小粉紅便做小粉紅,要出現一首老中青都愛的歌,這個時代怎會輕易出現?
誠如陶生也說過:香港一定回不了過去,這是大環境所致。既然一個回不了過去的香港,在邏輯上,我們為甚麼會有「Mirror等年輕偶像能扭轉乾坤」的想法呢?
但如前所述,即使論據薄弱,任何人也可以對Mirror提出批評,我們也可以據理反駁(但不應只訴諸感情)。真正令人失望的,是陶生昨天一個貼了又刪刪了又貼的「抽姜濤誕」post。陶生的抽水、言談多年來大受歡迎,除了啜核外,更重要是他總是向權力抽刃。我反覆再看那個post,我並不認為他這樣的地位有甚麼好「酸」,那也很可能只是一種幽默,但裏面提及了兩個人:李家超,姜濤。前者在年輕人眼中是個對立面,後者是正在努力的年輕偶像,把兩者拼在一起而幽姜誕一默,感覺上便變成了向弱者抽刀!
就算我們多留戀香港昔日的風光,對於一群正努力打破時代限制的年輕人,即使不存厚望(這指昔日風光,但他們也可創造一個與前不同的新時代),我們也應欣賞、鼓勵。他們絕對可以批評,但一個抽水post並不能反映權力一方的荒謬,不抽也罷!一個人年紀漸大,便愛向後生抽刀,前車早已有李天命,那時我已不斷提醒自己,這可能也是小農DNA之一,越大越要警惕!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盲點。小弟愚笨,沒有陶生在政治歷史文化上的高瞻,但小弟受到新一代氣氛「活化」,有幸聽過這一代的歌曲。但我想陶生是沒有時間和興趣聽的,他大概沒有聽過柳應廷的「重生三部曲」如何運用高雅的修辭去刻畫人生;即使姜濤,他大概也以為只是個「娘炮型」、只唱情歌的脂粉偶像,而沒有聽過他的《鏡中鏡》,以及在他生日發表有關反戰的《作品的說話》。姜濤只是23歲,卻已在作品「見自己、見天地」了,我最多只能說他們(不只Mirror還有其他在樂壇苦苦堅持的音樂人)的作品還「不夠」深度和內涵,但說「沒有」,說不過去!
#陶傑
#姜濤
#mirror
#姜濤誕
我係鏡粉,老實講我自己都覺得mirror 團歌或solo唔算精彩,實力確實未夠衝出香港,某些鏡粉行為亦難以理解既。
我喜歡mirror 係佢地一齊既vibe ,某程度佢地係代表一種發奮向上既精神,所以好多死忠fans 課金力撐,希望佢地更成功(但有時力度太大,over 左)
我見唔少dislike mirror 既睇完全民造星都改觀。
陶生不如睇完先再評論?
陶生內容冇錯,但抽得無謂:Mirror 又唔係敵人,抽嚟託咩
才子老啦,老人家又點會理解後生嘅市場
老人家多數彈後生仔,不過時間可以証明一齊
你哋話佢哋係歌星,歌星要有歌先得,你話畀我聽MIRROR唱過邊幾隻歌,全香港,並唔係只有佢班fans。嗱!許冠傑當年嗰隻《打雀英雄傳》,即使冇聽過許冠傑情歌嘅人,喺街邊斬豬肉,小販都覺得好正,呢個就叫做紅喇!
Mirror 講嘅百花齊放、衝出亞洲,係講緊成個樂壇,唔係淨係佢哋12個。你唔聽Mirror,仲有Rubber Band, 唔聽Edan, 仲有MC。好似係陶生唔理解今個年代嘅樂壇,點會淨係得佢有fans?
然後佢用許冠傑嚟比較?What?
咩年代呀大佬?打雀英雄傳係咩嚟?
你叫返Eason 出嚟我都戥佢尷尬啦!
我係鏡粉,老實講我自己都覺得mirror 團歌或solo唔算精彩,實力確實未夠衝出香港,某些鏡粉行為亦難以理解既。
Same
如果理性批評,Ok 嘅。
但見到佢講嘅嘢只不過係一個懷緬過去嘅老人家,然後總係擺出一代不如一代嘅咀臉。
如果講韓風,Mirror非常成功,其他組合完全做唔到
其實自己都後生過,我哋都有俾前輩睇唔起嘅經歷,前輩當日話我不成大器,我今日大人大姐咪又好人一個。
廿零歲有幾多經驗啫?一入行就識飛好冇?咁就俾機會啲後生仔囉,次次做唔啱佢心水就炳,仲點發圍啫?時間永遠都站在年青人果邊㗎啦,我成日提醒自己做人識趣一啲,唔好做老油條,唔識就學,起碼唔做一個乞人憎嘅阿婆。
虛唔虛火,十年後再講啦~
虛唔虛火,十年後再講啦~
諗起mirror初出道比人話,過左3年仲係度先再講啦
係咪虛火無人知,我會選擇欣賞和支持,很認同沈郁輝這篇的評論
以下我冒著被人罵嘅風險,發表一下感想。我唔覺得mirror係虛火,流行文化從來如此。不過姜濤呢首新歌,並無國際視野,係mirror最令我失望嘅一首歌,所以我不同意沈所言。
歌曲引經據典嘅部分,都係太經典太耐嘅教科書典故,無新意無時代感,人人都知無咩國際視野可言,呢首歌20年前唱都無問題,無任何新材料。《矇著咀說愛你》嘅時代感就強好多,矇咀就係呢個時代嘅表誌。如果可以講下烏克蘭最近嘅事會好好多。
係呢個年代唱大愛左膠歌真係離曬地。《Warrior》係我至愛,講要奮勇抗爭。我只能說,《Warrior》係Lokman和Alton嘅心聲,但不是姜濤的。
MV嘅開場令我好興奮,諗起一啲大家嘅往事。不過原來係無關嘅,原來成首歌係講一啲阿媽係女人嘅道理… MV呢個容器好靚,但盛載嘅訊息太陳腔濫調,可惜
當佢連mirror有咩人都未知(仲講得出話mirror係小鮮肉…得一兩個勉強講得上係),但又講得出冇內涵冇實力,咁嘅論調就未免太有廢老嘅味道啦
時代唔同咗,好難用舊嗰套解釋依家嘅事
以前嘅資訊渠道少,先做到明星/作品一紅就真係街知巷聞
依家唔係玩依套啦,依家係資訊年代,講緊人人都做contributor
好多達人係得某個界別先多人知(例如電玩界、youtuber、vtuber),人人都係試緊新嘢試新玩法
與其執住舊時嗰套評判,不如了解下發生緊咩事先
同埋我認同佢出嚟評論係廢嘅,一嚟本身mirror已經好夠討論度,二嚟佢冇提供有建設性嘅點如何「救」到個音樂工業(唔覺佢本身對音樂有乜研究),三嚟才子本來嘅身份地位何必加把口評論,俾人覺得佢抽水招人口實
係呢個年代唱大愛左膠歌真係離曬地。《Warrior》係我至愛,講要奮勇抗爭。
原來成首歌係講一啲阿媽係女人嘅道理… MV呢個容器好靚,但盛載嘅訊息太陳腔濫調
好奇怪你會有呢個睇法,人類就是不斷重複歷史犯過的錯誤,戰爭係人都知會犠牲好多無辜的人,但點解明知係錯都仲仍有戰爭。love and peace呢個message係好多人都明,但又有幾多人做到,幾多人有反省到⋯⋯
香港係乜嘢情況,你覺得歌詞真係仲可以寫得咁直接講烏俄講抗爭?Warrior已經成為禁歌,背後原因很清楚吧!
我聽陶傑做節目十幾年,算忠實支持者了,而mirror我也喜歡。
陶有樣嘢講得岩,好多人對mirror有某種程度的情感投射,覺得佢哋係「黃」(連登仔話佢哋藍)我覺得呢啲嘢拗嚟好無謂。講真,政權迫佢老闆,而老闆又會比壓力經理人,12子到時咪又係無得揀。將來嘅事,who know?但我仍然欣賞和喜歡12子,純粹係因為佢哋係有才華和努力嘅年輕人。
另,mirror當然救唔到香港娛樂行業,呢個唔係mirror的責任。講真,即使請番四大天王出嚟都救唔番,因為成個風氣(創作自由)已經改變咗。
每一代嘅「老人家」總係話下一代唔掂,張國榮陳百強當年都比人話係「花𡃁」。
不過我奇怪陶咁高水準做咩要混呢塘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