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調整中學開設「英文班」門檻

教育局決定,在現行機制下,微調中學開設「英文班」的門檻,2022/23學年起實施。

教育局表示,為減低中一學生人口變化對穩定教學語言環境的影響,2022/23學年起,將會以前兩年「中學平均每班人數」取代「中一每班派位人數」作為參數。以前兩年中學每班人數平均為27人計算,中學只要連續兩年每班收取22名成績為「前列四成」的中一學生,就符合學生能力的條件,因應教師能力及校本支援的預設條件,開設「英文班」。

為增加學校在規劃上的彈性,教育局亦容許學校選擇以整個初中階段為單位,為同屆學生整體分配「英語延展教學活動」的課時,上限為總課時的兩成半。

教育局表示,明白教學語言一直是家長為子女選校的考量之一,但鼓勵家長不要只着眼於母語和英語教學的多寡,應同時考慮子女的需要和學校的辦學理念、特色、教學策略。

1個讚

Link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588463-20210429.htm?spTabChangeable=0

寶校 我都明白丫,有幾多個真係應付到英文丫。

但出名勁個啲中學年年都有人上電視攞滿天星既, 又係得4成先讀到英文班?

同埋點樣銜接番大學既英文授課?

直私可以自由揀語言。林大輝 Band 2 尾 Band 3 頭都係英中。

死…, 我睇唔明佢講咩. 有無人可以簡單解釋一下

2個讚

唔係好明,宜家出嚟教書嘅二十幾歲老師應該係母語教學受害者,宜家要求佢哋用英文教?咪玩啦!
咁支持母語嘅就撐到底呀嘛,教育局

其實好多都係偽英中黎
中文講 英文寫
應該一早俾學校學生自由簡語言最好

4個讚

我個年代就肯定係, 仲好記得果時督學嚟睇堂個MISS講明第一堂我會用中文教, 第二堂有人嚟睇我會用英文(大家唔駛理我做自己嘢)

乜呢間咁差㗎?

佢從來都唔係「叻」,佢體育係搞得幾好嘅。shevachevy 佢女女間小學有人係中學部跟唔上,去左呢間讀,考第一。
不過呢間…老師界唔太願意入呢間做,原因唔係學生,而係其他人,不過就唔多講~~

依家都係,你阿女中學部啲老師高中係好多會唔全英文教,急起上黎趕課程甚至全堂中文都得。某 Band 1頭龍校直資嘅老師都係咁樣,話用廣東話解 concept 快好多,最緊要學生明。 :joy:

其實都係架,除非學生英文底子好好,先會全英教學仲叻~

有料既同常都抽獎去其他英中,明知入唔到其他英中先會選呢間,你話有幾好呢?

1個讚

我知道佢係turnover 好勁嘅直資,難做

不過成績就唔識

咁都明白嘅 :joy:

以前試過走一半定三分二老師,不過都應該有七八年前咁耐…近年應該好好多既
成績就應該一直都上唔到,咁多年都係咁上下…

對於英文叻但中文完全唔得嘅學生,呢間都總好過入啲九流 Band 3 嘅。

唔知以前係點,我一直以為係計band 1 生%,但新例之下,計頭40% 嘅學生,夠22個就開一班英文,即係話如果開5班,就有88人就可以全開英文班

以我仔學校35人一班計,即係約62%學生係頭40% banding 內,就可以全開英文班,現時應該係85% 學生

就咁睇呢條數,應該開多好多英文班,亦好多band 2A 升格英中

其實,對男校有明顯好處,因為男生得約1/4 達band 1 水平
男仔語文能力又爭d,所以如果係怕中文嗰班,咁改,起碼可以入英文中學先,唔駛一下子就focus 英文直資
落返40% 條線,有望去到30% 男生達標 (入英中)

2個讚

你數口好精!

1998/2004 (有兩次教學語言改革) 年開始計全港頭 40%,即係需要 85% 嘅學生達到頭 40%。即係如果你仔仔學校的話,35X4=140,即係需要 119 個同學達到頭 40% 先可以做全英中。

新指引係寫「學校可參考每年「中學學位分配辦法」下的獲派整體學生的百分位數的概況。在微調框架下,若學校在2008及2009年獲派的中一新生中,屬「前列40%」的學生人數平均須達到29(以2010年中一每班派位人數34名學生的85%計算),並同時符合「教師能力」及「支援措施」的要求,便可在有關班別校本自決非語文科目的教學語言。」

即係如果你仔仔班上有 30 個同學係頭 40%,再加上學校有資源配合到,仔仔嗰班就可以轉做英文班。

專門收非華裔、直資同私立另計。

但有啲區分雖然學生係區 Band 1,但部份區 Band 1 生全港係 Band 2 水平,咁就可能再有部份學生達唔到頭 40%。

個制度本身對男校冇乜著數,因為男仔往往 Pre-S1 係吃虧,唔夠女仔鬥,入唔到頭 40%。依家調低左算係加返少少畀男校。但望返全港男校,有 Band 2A 英中男校,但似乎冇一間係 Band 2A 男校中中。

1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