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要 update 一下天氣報告

3個讚

照呢個勢來講,差唔多斷氣啦。
我仲有幾百元人仔 cash , 點攪!? :grinning:

6個讚

個風要俾D 心機呀…

就係怕佢死唔斷氣…屎就快啦…

5個讚

呢啲消息香港新聞冇報過
宜家冇咗蘋果,睇完電視都唔知上面發生咩事

6個讚

所以我幾乎唔睇香港嘅新聞

3個讚

未入冬季之後又多一間爆。

5個讚
1個讚

【外遊的外遊、北上的北上…香港市場就…】
本港食肆生意欠佳,更不時傳出結業消息,有分析指這是因為越來越多港人北上消費;據入境處統計顯示,今年7月有逾468萬人次香港居民北上,按月增加21萬人次;同時消費金額估計高達40億元。此外,AlipayHK數據也顯示,第二季港人到內地消費金額和宗數比上季急升逾3倍,出行及消費均在半年內呈現階梯式上漲。

根據統計處於2015年11月公佈一份有關港人北上消費開支的統計顯示,2014年港人北上不計算交通服務費用,每人平均開支為860元,前往廣東省包括深圳平均開支則為680元。若按照最新入境人數作計算,即7月份港人北上消費金額可達至40億元。

港人批本地商場缺新意

綜合媒體報道及網上消息,港人北上消費主因是價格便宜,無論是食品價格、日用品或家品等也較香港低廉;同時內地店舖的服務態度亦較好,甚至被指能夠讓「唔係特別有錢嘅人消費得有尊嚴」;加上香港每個商場幾乎都是連鎖店,缺乏新意,而內地則有各種不同小店和品牌,還有保留古色古香的「古城」,可感受到獨特的文化氛圍。

個別商場或店舖方面,有報道指羅湖金光華廣場、南山萬象天地和福田COCO Park,均是港人熱門選擇;網紅食肆方面,除了常見的海底撈及太二酸菜魚外,還有探魚、木屋燒烤、椰子雞及八合里潮汕牛肉火鍋等。至於港人北上手信「三件套」則為盒馬鮮生的陽山水蜜桃、阿嬤手作奶茶及鮑師傅的糕點。

港元強變相增加消費力

此外,港人北上消費模式亦較以往有別。過往在內地消費大多以餐飲、水療養生、美容美甲等項目為主;近年則更多元化,在深圳消費更出現日常化及生活化趨勢。

由於內地牙醫價格優勢明顯,種牙等項目僅為香港價格兩成至三成左右,而牙齒矯正、牙病治療等項目也具有較高性價比,因此深受港人歡迎。其中福田口岸附近的一家口腔醫院,周末預約就已經全部爆滿,懂粵語的醫生更是供不應求,人均消費超過3,000港元。

另一方面,在港元滙率跟隨美元保持強勢下,也變相提升了港人北上消費的購買力。相反,雖然內地旅客訪港數字亦有上升,但因購物而來港的旅客就有明顯減少趨勢,並更多傾向追求深度及多元化的體驗。

Be your own boss, keep your mind sharp.
:star2:更多資訊,盡在BossMind

政府叫人北上發展策略成功,

3個讚

身體係最誠實,錢少左但又要威,又無錢無假去泰國和日本,一定返上去食住砌。

3個讚

依家仲未夠薑鎖網, 如果鎖網, 我哋就真係即時住咗係北韓, 個天有太陽定落雨都唔知…唉… :sob:

我哋要睇嘅係新聞, 唔係作文…

香港真係迫到呢… 間屋好D就叫蝸居, 差D叫劏房, 出街有邊個商場唔人山人海(D人入去唔係消費係涼冷氣咋), 交通工具都唔駛講, 去玩就想放鬆, 係咁迫嘅環境, 又有成群窮鬼蝗蟲搞到衛生噪音, 烏煙瘴氣, 有無新嘢玩, 舊景點又唔更新, 班癈柴已完就諗埋D屎橋, 係尖東搞夜市… OH, my god…

2個讚

真係好多人返上去玩,我睇FB佢地食宵夜都返上去食

尖咀不嬲都有夜生活,不過係酒吧果邊,正苦真係唔識架WO :exploding_head:

1個讚

當然有夜生活, 不過唔係廟街式攤檔囉… 諗起都…唉…

1個讚

仲要勁多錯字

4個讚

碧桂園兩房單位月租都係一千元以下,返上去低消費活動。

1個讚

如果住元朗、天水圍、屯門,
返 深圳灣、皇崗 單程車費都係十幾蚊、長者兩蚊,
同坐巴士去油尖旺都係差唔多,
但消費金額明顯返大陸平好多。

真係恭喜香港政府今次咁成功。

5個讚

【紙媒難做】
香港經濟日報集團(423)連環宣佈旗下紙媒停刊!繼U Magazine日前表示將於8月31日出刊最後一期後,免費報章《晴報》今日(16日)亦宣佈,因應市場發展,將於9月15日出版最後一期。資料顯示,該報於2011年7月27日創刊,至今長達12年。

傳重整架構及遣散部份員工

《晴報》在社交平台表示,感謝讀者的支持,見證公司由免費報章全面轉型為網上電子媒體,並指網上版《晴報》 將不斷強化健康、娛樂、家庭生活資訊,為每個家庭及中產具消費力上班族帶來最專業及可靠的內容及視訊,同時提供精明消費及Jetso送禮等。

據報《晴報》將重整架構及遣散部份員工,其中負責日常免費報紙營運的記者全部裁走;另有指香港經濟日報集團上月已有裁員行動,受影響範圍包括攝影部及港聞部員工。

印刷刊物只餘《經濟日報》及《iMoney》

此外,同屬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旗下的U Magazine,早前亦表示因應市場發展和集團全面數碼化轉型策略,實體印刷版將於9月起停刊,但各數碼平台仍會如常運作及持續更新。至於《e-zone》早於2021年12月20日已發行最後一期印刷本,改為網上發展;目前集團旗下印刷刊物只餘下《經濟日報》和《iMoney智富雜誌》。

事實上,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早前公佈去年業績顯示,盈利按年跌近17%至約2,746萬元,收入按年跌2%至10.23億元,派末期息7仙。惟值得留意的是,集團盈利包括了「防疫抗疫基金」下派發的3,330萬元保就業 計劃補貼;換言之,若扣除有關補貼,集團將「明賺實蝕」約584萬元。該股股價今早報1.08元,市值約4.66億元。

Be your own boss, keep your mind sharp.
:star2:更多資訊,盡在BossMind

2個讚

唱好香港, 嚟多單…

2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