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唔係兩個人一齊儲係難,我諗都要十年啦
一個人三百呎都夠,儲十年應該儲到既
如果唔係兩個人一齊儲係難,我諗都要十年啦
一個人三百呎都夠,儲十年應該儲到既
十年都正常, 啱啱出嚟做野人工低, 之後幾年加人工先儲得多啲
我反而覺得一買唔應該要求咁高要 club house 又要交通又乜又物,慢慢換靚無所謂
我識啲夫婦要求好高,錢就一早儲到(聽講成百幾二百個),但又要近西鐵又要新一房一廳又嫌細,好似到而家都未買
我d朋友話唔儲 唔想做樓奴 反正屋企有公屋
其實投資我無賺好多
輸下嬴下依家個pool同本金差不多
佛系既我表示 無蝕當賺
不過我比較鍾意研究抽獎呀,信用卡優惠商場,著數果d
所以慳埋慳埋都唔少
我本身都無要求一定要新要club house
不過交通就有preference
大部分人未買到既都特別多要求
又要近男家又要近女家
仲要近返工
我今次買得成,主要都係我老公肯希牲自己
佢係偏遠地區返工
搬左之後佢要日日5:30am起身了…
但係我想講兆康站疊茵庭唔貴wor
百幾二百個夠買兩房啦
除非佢地人工過唔到stress test
樓主間屋做得9成,即係建期付款,攞唔晒折扣,我當折實價+稅 , ~$7.5M。
首期連稅,~$1M, 月入起碼6萬5 先做到按揭,難唔難 / 易唔易 真係 case by case, 但我絕對明白 買唔到 果班既無奈。
佢地唔係個個都唔儲錢,但佢地就好似永遠都追唔到個目標咁。我朋友係 e管局做,月入3萬幾4萬,有年老父母,好辛苦終於 儲到$1M, 但按揭借盡 先得3.5M, $4.5M夠買邊度?!佢好彩係住緊公屋,唔係連1M都儲唔到。
有時單毅力係唔夠,首期+收入 兩度難關 已經閘死一大堆人。
其實比起我d大同,我已經係搵得少
因為我怕辛苦,無去考會計師
而我老公既同屆同事,大部分都考曬工程師牌
人工高我老公起碼2萬
所以只能講,我地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至於父母,個個都有,我阿爸70,奶奶60
你朋友e管局做,月入3萬幾4萬
應該算中層
約滿又有酬金,果度應該都有十萬8萬可以儲
比d心機應該好快買到
如果有另一半既話更快
我老公都好鍾意,買嘢實會睇下有咩優惠,用邊張卡有折,儲分最多。
不過我哋係儲埋啲分換機票,我老公靠咁樣儲左好多分,換親機票都換商務,去旅行淨係呢part都慳唔少。
我明你出post係想話俾人聽,有目標肯堅持就買到樓。但首期+按揭(收入) ,兩度物理閘口,唔係努力就解決到。以我朋友例子,3年後,我當佢儲多60萬,人工可能4萬4 左右,都未必夠買早幾日 果間屯門劈價兩房卓爾居($5.9M) 。
好多80/90年代人 係單身 或者 兩個加埋都係得~4萬月入,e群人 居屋又抽唔到,連買廿幾年既屯門樓 都未必夠。
利申:唔係提子,已有3間屋+車位,門檻隨樓價越升越高,跨唔跨就係跨唔過,努力都唔用。
80後我當唔識投資, 如果2個加埋~4萬月入, 真係要諗諗係咪要買遠D細D…
90後請不要放棄
既然買唔起卓爾居,可以考慮上車盤如荃灣中心,金獅花園
其實你已有3間屋+車位,應該比我更清楚咩叫睇餸食飯…
不過你朋友既然係住公屋,可能用綠表買居屋更容易
聽聞做醫管局可以拎housing allowance
努力唔一定有用,但係唔努力就一定無用
我諗法係 如果無住屋急切性,而買左又唔會改善左生活,不如唔好買。
買樓為
資產增值?幾年前入果d 就係,但e家先入,我覺得風險大過增值。
自住?就要睇生活改善左d咩野,如果只係為"我買左樓", 咁就算。我朋友個case就係市區公屋,行快少少,10分鐘屋企到地鐵月台,論位置,樓齡,大小 都 好過d上車盤,所以我叫佢唔好買。
我自己就直系親屬死晒,單身住3百幾尺,結婚後,買多間5百尺搬去住,住唔夠2年,收養隻狗,又搬返去舊屋住,再收養多隻狗,兩隻狗都好大隻,第二間屋已供滿,見唔夠住,再買e家間7百幾尺 尼住。
咁我都同意 我就係為左唔想幫業主打工
想為生小朋友做準備
如果單身自由自在 痴住屋企人永遠都係最幸福
唔知幾時開始有概念係唔買樓 = 唔洗儲錢
佢哋要新盤啊
其實可以當儲係間屋度囉
其實買樓唔一定係好,買條菜都有分扺唔抵,太貴買咪唔抵囉
租樓幫業主供樓,咁自己供層貴樓都係比息銀行之嘛。我租樓嗰幾年我阿媽講到我好慘咁,又話幫人供樓又乜又物,佢係認為租一個月都覺得蝕,其實嗰幾年我租層樓好抵,儲好多錢之後上車,又可以清楚自己想要乜,但佢唔明,總之一租就唔好,每月有幾萬蚊淨都唔及每個月供完樓乜都唔捨得使嘅生活,我費事理佢
大佬,上到唔上咩,都要 ready 先得㗎
我係反對啲人夾硬上車,銀行 call loan 真係會死人㗎
樓主做公務員收入穩定,所以買都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