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歷史深度行: 尋找三國他鄉的故事-越南篇

三國歷史深度行: 尋找三國他鄉的故事-越南篇
https://www.facebook.com/depthtour/posts/790455051739912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嶺南設置桂林郡、南海郡、象郡,其中越南北部歸屬象郡管理,結果南海郡郡尉趙佗在秦末兼并兩郡,自立為王,建立南越國。漢武帝時滅南越國,並在今越南北部地方設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實施直接的行政管理;交趾郡治交趾縣即位於今越南河內。比起趙佗,東漢交趾太守士燮,管治越南北部40年從未建國稱帝,士燮逝於公元226年,享年90歲,在越南仍然有祭祀他的廟堂。

士燮出生在交州廣信(今廣西蒼梧縣),其父曾經出任日南郡太守。日南郡在越南中部,今天的峴港、順化都在日南郡之內。士燮父親去世之後,他被朝廷任命為交州太守,士燮從一縣令當上交州太守,是因為當時朝廷忙於鎮壓黃巾軍,又不想劉表勢力坐大,急需熟悉風土人情的官員前往交州鎮撫,於是拔擢自請回鄉服喪的士燮。

士燮當上太守之後,他的政治才略表現無遺。而他選擇依附江南勢力最強的東吳,把自己兒子送到吳國當人質,還向孫權每年朝貢。得到的回報是,交州幾乎都由士燮獨立管制,儼然成為一方之主。

雖然可以享盡榮華富貴,士燮從未作威作福,據說他性格溫厚、氣量寬大,尤其禮賢下士,因此中原烽火漫天,數以百計有才德的名士紛紛避難到交州。在士燮統治下(187-226),疆界沒有戰事,百姓生活富足。在士燮執政之前,交州的經濟文化是比中原遠遠落後的。隨着中原人士前來投靠,也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學術文化,因此促進了交州的繁榮發展,創建了第一所儒學學院,推動儒學在交州的傳播,不僅造就了嶺南文化史上的輝煌時代,也使得交州成為南方的學術文化中心。因此,士燮又被尊為「南交學祖」。

士燮除了將儒家文化傳進越南,士燮為越南人創作了「喃字」,使得越南有了文字和讀音,在現代越南文改以拉丁字母拼寫之前,越南千年來都是使用這套「喃字」系統。

由於士氏政權曾統治部分越南領土,因此一些越南史家亦把士燮當作越南君主,稱士燮為「士王」(Sĩ Vương)。士燮在越南甚得後世人士的尊崇。越南民間相傳在晉朝末年林邑國侵犯交州時,林邑人曾發掘過士燮的墳墓,見其面色如生,大為驚駭,重新封上了 他的墳墓。越南人因此以之為神,立廟事 之,號「士王僊」。在陳朝時期,他被追封為善感嘉應靈武大王(Thiên Cảm Gia Ứng Linh Vũ Đại Vương)。

現在墳墓在北寧省,北寧省在河內以東30公里外,北寧市在古代是交州的州治,相當於今天最高機關所在。以往規模很大,但是遭到法國殖民政府的破壞,加上目前居民的侵佔,規模小的多了,士燮的墓廟雖然在一個比較荒僻的地點,附近倒是有一座越南最古老的寺廟——延應寺(又名法雲寺),而士燮祠堂的三關,值得一看。

(來自三國歷史深度行專頁的研究:http://www.facebook.com/depthtour
過往三國景點自助旅遊:http://travelbyod.blogspot.com

https://my.hk01.com/909681/all